孙桂彬.佛教的卜筮信仰——以藕益智旭卜筮活动为中心[J].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30(05):47-54.
摘要:传统认为,佛教不提倡卜筮,但其实佛门也有自身的卜筮信仰,不仅有佛教经典作为依据,而且也有实际践行的历史记录。这种信仰隋唐时就已出现,明清时得到广泛发展。明末藕益大师是积极施行的代表人物,他的卜筮活动主要是拈阄与地藏占察。他将佛教卜筮与传统易占做了区分,并撰《周易禅解》以佛教卜筮理论解读易学,他的理论注疏和实际践行对佛教卜筮具有"正名"的价值。除了儒释道相融因素,末法时求疑与利他的需要、密宗影响也都是促进卜筮信仰发展的因素。
上一条:毕业生就业
下一条:【学生科研】郝金广:论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及其对天台山和合文化的意义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
邮编:266200 联系电话:0532-58630357
微信公众号
网站建设:山东大学Copyright ©2019 山东大学南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|京ICP备14050525号|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649